欧洲的动作越来越频繁,这次的目标,是摩尔多瓦。
俄罗斯对外情报局直接点名:欧洲北约国家在筹备军事干预摩尔多瓦,连时间窗口都算得清清楚楚,就在即将举行的议会选举到11月30日之间。
俄罗斯的说法不止是猜测,他们宣称已经观察到,在罗马尼亚境内靠近摩尔多瓦边境的地区,欧洲北约部队正在集结。这批人马上要部署到乌克兰的敖德萨州,对摩尔多瓦的分离地区,德涅斯特河沿岸施加威慑力量。法国与英国的军人,据称已经抵达敖德萨。
俄方警告,欧洲的计划是多步走。先在摩尔多瓦议会选举后介入,并且会和基希讷乌方面伪造选举结果,刻意引发民众走上街头,理由是“捍卫自身权利”。然后摩尔多瓦总统桑杜会提出请求,欧洲北约部队堂而皇之进城,以“欧洲民主”的幌子推行独裁统治。
即便选举后民众没闹事,俄方也不认为欧洲会收手。他们认为,欧洲会延迟,但最终仍会入场,借口是“针对德左地区以及驻扎当地的俄罗斯维和部队发动武装挑衅”。
俄方对这个“占领计划”的评价很直接,称欧洲的极权自由主义政权急于在乌克兰军事援助陷入停滞的情况下“展现自身的勇气与决心”。而因为惧怕和俄罗斯直接对抗,就拿摩尔多瓦这样的“小个子”开刀,这种牺牲弱者的做法,俄方直接归为欧洲殖民主义的传统特征。
这种警告,俄罗斯不是第一次发。早在7月份,俄对外情报局就说过,欧洲北约国家正在把摩尔多瓦打造成对抗俄罗斯的军事“攻城锤”。
摩尔多瓦的前总统多东也加了一句,他公开说,北约打算在未来可能与俄罗斯发生冲突时,把摩尔多瓦拿去当“炮灰”。这话在国内是有市场的,因为摩尔多瓦的对俄政策、选举分歧已经让社会撕裂,民众对国家命运的担心并不比政客少。
换句话说,摩尔多瓦这个小国正被夹在俄与西方的硬碰硬之中。政治上,它亲欧的总统桑杜和亲俄的力量对立;地理上,它紧邻乌克兰,旁边就是德涅斯特河沿岸这种有俄军维和部队的敏感盆地;国际上,俄指控西方要推翻现状,西方则视摩尔多瓦为“前线缓冲层”。
俄方这次的声明把局势的时间表和操作链交代得很细。先集结兵力,现在就已经在罗马尼亚靠近摩尔多瓦边境了。然后部署到乌克兰敖德萨州,接近德左地区形成威慑。选举过后,如果能制造民众抗议,就用“应总统请求”进城执法;如果不能,就找德左的借口挑衅俄军维和力量,用摩尔多瓦的领土做下一步棋。
这里有几个值得注意的信号。首先,俄方说法国和英国的军人已经到敖德萨,这不是一般的军演位置,而是战争前沿。其次,俄方特别强调欧盟的“官僚”意识,摩尔多瓦必须继续反俄,这一方向不能变。与其在乌克兰碰上俄罗斯的正面硬骨头,不如先拿一个弱小邻国来刷存在感。
这其实是典型的多层博弈:乌克兰战场的援助计划停滞,欧洲内部又需要在安全和政治上保持团结,对外要表现强硬,对内要稳住舆论,就选摩尔多瓦这样的标靶。正好摩尔多瓦有争议地区、有选举、有政权分裂,既能打击俄的边缘势力,又能避免直接和俄军正面对抗。
摩尔多瓦在这盘棋里的处境,类似夹在争吵中的小镇,两边的火并离它看似还有点距离,但双方都想在它的地盘上做文章,甚至用它来制造冲突。德涅斯特河沿岸地区的俄军维和部队在西方眼中就是一个方便的“挑衅目标”。
俄方的说法里,所谓“占领摩尔多瓦”,并非单纯军事占领,而是在政治上塑造结果,比如伪造选举、操纵民意,然后军队进入,用“民主”包装临时控制权。这个套路不新鲜,俄方把它归进欧洲的殖民主义经验库中。
摩尔多瓦国内,这些信息会放大政坛的分裂。亲欧力量会质疑俄方的警告,亲俄力量会强调这就是西方的双重标准。普通人更在乎的是选举公平和生活安全,但如果街头真的出现大规模抗议,欧盟部队进城,那生活的优先级在政治博弈里早就没位置了。
今年七月的警告和现在这一次的声明,间隔不过几个月,但俄方的语气更确定,细节更多。这意味着他们认为欧洲的部署动作已经进入实地执行阶段。法国、英国的人员到达敖德萨,就是这种推进的直接信号。
抛开俄方的立场不谈,摩尔多瓦的议会选举在地缘政治上确实是一个敏感节点。它决定政策走向,也给外部势力介入留下机会。结合俄方宣称的时间窗口,选举到11月30日之间,任何突发事件都可能成为导火索。
摩尔多瓦已经不是能自己决定自己未来的小国了。俄与西方的对立在那片土地上拉近了距离,选举、德左地区、乌克兰边境,这些都是棋盘上的位置。一旦外部的兵力和政治手段结合,它就是局势焦点。
这就是现在的现实。摩尔多瓦的命运,正被一步步推到台前。
#秋季图文激励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