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孙颖莎免试进清华这事儿,炸开了锅。
有人那是真心祝贺,觉得莎莎实至名归,毕竟这些年为国争光,奖牌拿到手软。
可也有人心里犯嘀咕,寻思着这免试的资格,是不是对普通人不太公平?
这不,莎莎的粉丝们坐不住了,直接甩出“三大证据”,力证莎莎这波操作,绝对是合法合理,没毛病!
要说这事儿,还真得掰扯掰扯。
你说,辛辛苦苦十年寒窗苦读,可能还挤不进清华的门槛,人家莎莎凭啥就能免试?
这疑问一出,舆论就容易跑偏。
粉丝们也明白,光靠一句“人家为国争光”堵不住悠悠众口,得拿出真凭实据才行。
这“三大证据”一亮相,还真有点东西。
首先,莎莎早在2019年就进了上海交通大学的冠军班,而且通过了体育总局安排的文化测试,这说明人家底子不差,不是那种只会打球的“四肢发达,头脑简单”的运动员。
其次,冠军班学制6到8年,照这么算,莎莎现在还在本科阶段,预计2025年到2027年才能毕业。
也就是说,她现在被推荐免试读清华硕士,是建立在本科顺利毕业的基础上的。
最后,也是最关键的,上海交大有规定,免试读研分校内和校外,校外班要求品学兼优,还得在国际大赛上为国争光。
莎莎在交大读书期间,两次参加奥运会,拿了三金两银,世锦赛冠军更是拿到手软,这条件,放眼整个冠军班,那也是数一数二的。
所以,这么一捋下来,莎莎免试读清华,还真是符合规定,没啥好说的。
当然,有人觉得不公平,那也正常,毕竟人各有志,追求不同。
但咱们也得看到,莎莎这些年付出的努力,那是常人难以想象的。
她在赛场上挥洒汗水,为国争光,这本身就是一种贡献,一种价值。
说句实在话,像莎莎这样的优秀运动员,能有机会进入名校深造,对中国乒乓球事业来说,绝对是好事儿。
你想啊,莎莎本身就是难得的人才,如果能在名校学到更多的知识,将来回到国家队,或者从事相关工作,那肯定能为中国乒乓球的发展贡献更大的力量。
这不比那些只会耍嘴皮子的“键盘侠”强多了?
当然,这事儿也引发了一些思考。
咱们的教育体制,是不是应该给这些为国争光的运动员,提供更多的上升通道?
毕竟,他们用自己的努力和汗水,为国家赢得了荣誉,也应该得到相应的回报。
这不仅仅是对他们的肯定,也是对所有努力奋斗的人的激励。
话说回来,莎莎能免试读清华,那是她自己努力的结果,也是国家和社会对她的认可。
咱们作为吃瓜群众,就别瞎操心了,还是好好欣赏莎莎在赛场上的精彩表现,为她加油鼓劲吧!
至于那些酸溜溜的言论,就让他们随风去吧!
毕竟,真正有价值的人,是不会被流言蜚语所淹没的。
老话说得好,“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
莎莎在乒乓球领域做到了极致,她就应该得到这样的荣誉和机会。
咱们也应该学习莎莎这种努力拼搏的精神,在自己的领域里发光发热,为社会做出自己的贡献。
这才是追星的正确姿势,你说对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