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25日,一支20-50人的俄军空降兵小队突入乌克兰战略枢纽红军城(波克罗夫斯克)市中心。 这支精锐部队携带单程补给,准备用生命测绘乌军火力点。 但预想的血战并未发生,街道空无一人,北约训练的第155机械化旅、第68猎兵旅等主力部队离奇消失,仅剩零星居民蜷缩在建筑内。 俄军士兵用无线电传回四个字:“这里是空城。 ”三小时后,俄军11万主力从三个方向发起总攻,南部雷区被轻易突破,乌军宣称的“钢铁防线”沦为笑话。
这座6万人口的城市是乌东战场的命门:四条铁路在此交汇,承担顿巴斯乌军60%的物资转运;城郊皮斯卡尼煤矿年产焦煤750万吨,占全国供应量50%。 若失守,乌军煤炭产能将骤降至200万吨,冬季供暖和军工厂将同时停摆。 更致命的是,俄军可沿E-50公路直插第聂伯河,切断东部10万乌军的退路。
乌军防线崩溃早有预兆:第155旅在南顿涅茨克战役后减员70%,士兵用铁蒺藜扎破轮胎伪装战损逃避作战;60岁新兵占比超30%,前线连队实际兵力不足20人。 7月24日,俄军监听乌军无线电发现异常:英语指令被西班牙语和波兰语取代,这是哥伦比亚雇佣兵连接防的征兆。 这些为钱而战的外籍士兵沟通混乱,遭遇炮击时竟互抢掩体。
俄军并未强攻,而是用三重绞索勒紧红军城:北翼第51集团军切断T-0406公路,南翼第90坦克师封锁铁路枢纽,西南部第41集团军占领制高点。 每天超200架次无人机扫描城区,引导TOS-1温压弹精准摧毁弹药库。 乌军总司令瑟尔斯基被迫拆东墙补西墙:从库尔斯克调走的第32旅刚离开,俄军立刻在苏梅方向发动佯攻。
城内4000名平民成为俄军最大顾忌。 乌军故意扣押撤离巴士,将居民锁进地下室充当肉盾。 俄军只能投入特种小队巷战,用激光指示器引导导弹打击军事目标。 这种战术源自巴赫穆特经验:当时俄军用同样手段消耗7万乌军精锐。 如今红军城复制该模式,乌军日均战损超300人。
7月24日,俄苏-35S战机在红军城上空首次实战发射R-77M导弹。 这款“俄版霹雳-15”射程190公里,双脉冲发动机让它在末段仍保持25G机动过载。 乌军米格-29的雷达警报器尚未响起,导弹已穿透驾驶舱,而北约援助的AIM-120C导弹射程仅70公里。 R-77M导引头能追踪电子干扰源,反使乌军雷达暴露位置。
泽连斯基7月25日公开讨要军饷,称前线欠薪三个月。 讽刺的是,乌军2024年军费高达647亿美元,全球排名第八。 但审计显示:哈尔科夫“龙牙防线”偷工减料,混凝土墙用泡沫填充;采购清单上3万架无人机实际到货不足8000架。 德国冻结50亿欧元援助后,乌军炮兵日均炮弹发射量从6000发暴跌至200发。
乌军宣称城南埋设十万枚地雷,俄工兵却轻松开辟六条通道。 被俘乌军工兵透露:上级克扣排雷经费,雷区实际覆盖率不足30%。 俄军坦克碾过伪造雷场时,乌军指挥部仍在争论是否枪毙逃兵。 此刻红军城90%郊区已插上俄军旗帜,乌军残部退守焦化厂,用生锈管道构筑最后防线。#图文作者引入激励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