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总理的执政联盟,建立在一份永远豁免极端正统派犹太教徒兵役的承诺之上。谁知,当初这份将内塔尼亚胡送上权力宝座的强力胶,如今正变成炸毁其政治生涯的导火索。扳倒他的,似乎不是加沙的火箭弹,也不是伊朗的无人机,而是在特拉维夫街头,一群不愿参军的哈瑞迪(Haredi)信徒。
这场危机的种子,在2022年就已埋下。当时,为了拼凑起一个执政联盟,内塔尼亚胡向两个极右翼宗教政党——联合托拉犹太教党(UTJ)和沙斯党——许下了一份关键承诺:通过立法,永久豁免其支持者,即哈瑞迪犹太教徒的兵役义务。这份承诺在当时是政治粘合剂,现在却成了联盟的引爆器。
在以色列,这从来都不是一个小问题。超过一百万的哈瑞迪人口,长期以来享受着国家赋予的“特权”。当普通家庭的子女必须在军队中服役近三年时,他们却能以研读宗教经典为由,心安理得地豁免。他们不工作,不纳税,也不服兵役,生活所需全由国家财政供养,平日只需潜心研究犹太教义。这种生活状态,被一些民众讽刺地称为犹太版的“天龙人”。
在和平时期,这种严重倾斜的政策已足以让民怨沸腾。到了战时,它则变成一记响亮的耳光,打在每一个为国牺牲的以色列家庭脸上。
当兵役成为一条无法逾越的鸿沟
加沙的战火持续燃烧,战争的代价日益沉重。随着阵亡士兵人数超过660名,一个残酷的事实摆在了所有以色列人面前:在这些牺牲的年轻生命中,几乎没有一个来自那些受国家供养的宗教社群。这种鲜明的对比,让积压已久的愤怒彻底爆发。
早在去年,就有超过百万的以色列人涌上特拉维夫街头。他们高举着阵亡士兵的遗像,怒吼声震动全国。愤怒的人群甚至一度包围了美国大使馆,他们的诉求很明确:要求政府停止不公,实现兵役平等。
民调数据也清晰地反映了这种情绪,超过七成六的民众要求立即废除这项特权。人们不禁要问,当自己的孩子在战场上流血牺牲时,为何哈瑞迪人却能置身事外?难道普通人的生命就不是生命吗?
人质家属的焦虑也为这股怒火添了一把柴。哈马斯手中仍扣押着大量以色列人质,生死未卜。这些家庭心急如焚,而他们眼中的内塔尼亚胡政府似乎对此并不关心,反而四处挑起新的战火,让局势更加复杂。
一份征兵令与一张预算案如何点燃双重怒火
在巨大的民意压力下,以色列最高法院最终介入。今年6月,一纸裁决废除了长达数十年的兵役豁免权,要求宗教学校的学生必须像所有其他年轻人一样履行兵役。紧接着在7月,军方在内塔尼亚胡的默许下,正式向哈瑞迪社区发出了近5.4万份征兵通知。
这一决定,瞬间点燃了宗教政党的怒火。他们手持内塔尼亚胡当年的“保证书”,质问政府为何背叛承诺。UTJ党率先发难,痛斥这是“赤裸裸的背叛”。可是,他们的退出并非一时冲动。随着以色列空袭伊朗和叙利亚的行动升级,兵员短缺的压力陡然剧增,对宗教学生“开刀”只是时间问题。与其被动地看着豁免权被剥夺,不如主动摊牌,以退为进。
沙斯党则紧随其后,算盘打得更精。他们一方面声援盟友,摆出维护整个极端正统派阵营利益的姿态。另一方面,更是着眼于未来的大选,试图将自己塑造成“信仰的捍卫者”来收割选票。一名哈瑞迪男子在接受采访时愤怒地表示,他们才是最正统的犹太教徒,让他们上战场牺牲流血,不符合犹太教的传统。
屋漏偏逢连夜雨。就在关系紧张之际,财政部一份预算草案被“意外”泄露。方案显示,政府打算大笔削减宗教院校约34亿谢克尔的拨款。更具刺激性的是,这笔钱将被转用于国防军阵亡士兵家属的抚恤项目。这接二连三的打击,算是彻底炸了锅。
沙斯党的议会领袖暴跳如雷,怒斥这是“对信仰的亵渎”,是“掠夺虔诚信徒的口粮,去收买政治对手”。事情至此,已不再仅仅是当不当兵的问题,而是直接挑战了宗教群体的核心利益与文化尊严。他们感觉自己被整个国家背叛了:既要他们的人,又要断他们的钱。
炮火是前线的必需,还是总理的私利?
内塔尼亚胡发现自己被夹在中间,动弹不得。一边是即将分崩离析的执政联盟。“左膀右臂”一旦离去,他的联盟就塌了半边天。以色列议会共120席,执政需要至少61席。UTJ手握7席,沙斯党掌握11席,这至关重要的18席一旦撤走,执政联盟的席位将从68席骤降至50席,连半数都不到。一个“跛脚政府”,离垮台只有一步之遥。
宗教党派的条件很明确:想让他们留下,就必须恢复兵役豁免权。可是,在战火纷飞、举国同仇敌忾的当下,恢复一项被全民唾弃的特权,无异于政治自杀。
另一边,是已经投入巨大成本的战争。如果为了安抚盟友而停战,之前牺牲的士兵、耗费的巨额军费都将变得毫无意义,他无法向国民交代,更逃不过未来的政治清算。可若继续打下去,就需要更多的兵源,执政联盟就必然崩塌。这是一个无解的死局。
许多分析认为,内塔尼亚胡之所以执意将以色列当成战争机器,不战至最后一刻不罢休,深层原因是为了自保。他本人深陷腐败案,是以色列历史上首位在任期间接受刑事审判的总理。只要他一天不下台,这些罪名的最终宣判就可以被推迟。因此,只要以色列处于战时状态,战时政府就能维持,他才有借口以国家团结为名,延续自己的政治生命。
有证据显示,这位以色列任期最长的总理,正试图通过扩大战争来逃避司法审判。军方总参谋部明明建议结束在加沙南部的行动,总理府却一意孤行,要求向黎巴嫩开辟新战线。一份机密备忘录里,他的幕僚直言不讳:“持续的多线作战,是推迟大选、稳定政权的唯一方法。”或许人们直到此刻才恍然大悟,前线的炮火,早已与总理的政治命运捆绑在了一起。
就在沙斯党宣布准备退出的同一天,以色列的战机呼啸着飞向黎巴嫩贝卡谷地。作为回应,真主党的火箭弹雨点般落在以色列北部,连特拉维夫都响起了防空警报。战火在升级,后院的草垛也在燃烧。
议会即将进入夏季休会期,这给了内塔尼亚胡一个短暂的喘息之机。他的幕僚深夜紧急拜访宗教领袖,许诺十天内解决问题,但对方的回复很冷淡:“除非立即签署书面承诺,否则免谈。”与此同时,反对党领袖拉皮德早已向议会提交了解散政府的法律文件,他公开宣称,这个“瘫痪的内阁”正将整个国家推向深渊。
如今,在耶路撒冷的总理官邸外,抗议者们搭起了帐篷,准备长期驻扎,他们高喊:“让选票来终结腐败!”而在市中心的广场上,退伍军人组织摆放了663双沾满泥土的作战靴。每一双靴子前,都放着一张年轻士兵的照片。当政客们在戒备森严的会议室里为权力和利益讨价还价时,那663双军靴,正沉默地注视着这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