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足球,真的还有未来吗?我刚刷完那场所谓的“中超最火爆德比”,人声鼎沸,呐喊震天,媒体报道铺天盖地,说是万人空巷,气氛热烈得不行。可转头一看,隔壁那个不知名业余联赛,人山人海,观众比职业联赛的德比还多,我当时看着手机,就这么盯着屏幕,一时间不知道该说什么好。
这事儿,细品起来,真的有点让人哭笑不得。一边是烧钱、造势,明星球员、天价外援,场面营销做得天花乱坠,号称代表着国内足球的最高水平。另一边,是几个哥们儿凑钱,踢着可能技术不怎么样的球,却引来了比职业联赛还多的看客。这中间的落差,怎么就这么大呢?
我特意去查了查,那场中超德比,官方公布的现场观众人数,好像就那么一万多,甚至不到两万。你想想,那可是中超啊,国内最高级别的联赛,还是两支恩怨颇深的球队的对决,这人数,说实话,比我预想的要少不少。媒体说的“火爆”,可能更多的是一种宣传上的“火爆”,真到了现场,该来的,还是那些铁杆球迷,新面孔,或者说被吸引来的普通观众,似乎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多。
反观那个业余联赛,我看了下,说是为了推广当地体育,组织的活动,结果意外火了。有几个视频在网上流传,场面确实够热闹,周边小吃摊都摆起来了,大家伙儿兴致勃勃,感觉就像过节一样。这人数,有的说达到了三四万,甚至更多,虽然我没法百分百确认数据的准确性,但从视频和现场照片来看,确实比那场中超比赛要挤。
这问题就来了,为什么会这样?是中超的票价太高了,普通老百姓看不起?还是比赛本身不够吸引人,那些所谓的“明星”并没有真正打动大众?或者说,现在的职业足球,离大家的生活太远了,大家更愿意去参与或者观看更贴近生活、更接地气的活动?
我想起我一个朋友,他以前是球迷,现在基本不怎么看中超了。他跟我说,以前看球,是纯粹的热爱,现在看中超,感觉更多的是一种“消费”。他买了最贵的套票,结果比赛踢得不好,球员态度散漫,赢了也觉得没啥意思,输了就更闹心。他宁愿去家门口的野球场,跟哥们儿一起踢踢球,或者看那些业余比赛,虽然水平不高,但大家玩得开心,那种纯粹的快乐,在中超赛场上,好像越来越少了。
再想想过去那些年,中超联赛也曾经有过辉煌的时刻,那时候,谁谁谁踢得好,谁谁谁进了几个漂亮的球,大家茶余饭后都在讨论。可是现在呢?好像更多的讨论,变成了关于金元足球、关于归化球员、关于教练的换来换去,足球本身,反而被放在了次要的位置。
足球,它终究是要回归到“人”的身上,回归到“快乐”的本身。当它变成了一门只讲究资本的游戏,当它失去了和大众的情感连接,它就可能变得越来越“小众”,越来越“曲高和寡”。那些业余联赛之所以能火起来,可能正是因为它抓住了这一点,它让更多人感受到了参与的乐趣,感受到了足球的原始魅力。
我不是说职业联赛就一无是处,也不是说那些球员不努力。只是,当我们看到这样的对比出现时,真的应该好好反思一下。我们投入了那么多的金钱和精力,为什么反而让那么多人对曾经热爱的这项运动,变得越来越疏远?那些所谓的“数据”和“流量”,真的能代表足球的健康发展吗?
我看着手机里的照片,一边是职业联赛的空旷看台,一边是业余联赛的摩肩接踵,我真想知道,我们花了这么大力气去推广的足球,到底是要给谁看的?
声明:本文素材都是来源真实素材的原创,内容 90% 以上基于自己原创,少量素材借助 AI辅助。所有内容都经过自己严格审核和复核。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