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红婵上大学惹争议?奥运冠军被骂“配不上读书”,网友炸裂:她值得!

全红婵上了暨南大学,这事儿一出来,网上立马就炸了锅。

有人支持,有人骂,吵得跟菜市场一样。

一个十几岁的小姑娘,奥运冠军,站上领奖台的时候全国人民都为她高兴。

可现在呢,刚一入学,风向全变了。

说她胖了,跳不动了,说她文化不够,不配读大学。

我看着都心疼。

她2018年进广东省跳水队的时候才多大,十一二岁吧。

天天泡在水里练,脚趾头都变形了,指甲盖经常掉。

我老家有个表妹也在体校跳水,她说每天要练七八个小时,呛水是家常便饭。

你能想象吗,一个小姑娘,耳朵反复发炎,医生让休息,她咬牙接着跳。

全红婵就是这么过来的。

东京奥运会那一下,水花小得像没入水,全国人民都喊“神仙操作”。

巴黎又拿金牌,两届奥运,为国家拼了命。

可现在,就因为她去上学,就被说成“镀金”“走后门”。

我就想问一句,她连命都敢豁出去为国争光,读个大学怎么了。

今年二月名单公示,九月正式开学,还和苏炳添合影了。

照片出来那天,我朋友圈刷屏了。

有个人评论说:“运动员也配和学霸一起读书?”

我当时就回了一句:“你高考能为国家升国旗吗?”

很多人总觉得成功只有一种样子。

考上清华北大,年薪百万,那才叫出息。

可我觉得,站在奥运最高领奖台,也是一种顶级成就。

凭什么非得按你们的标准活。

还有人说教育不公平。

可哪条法律规定奥运冠军不能特招?

暨南大学说了,流程合法合规,人家成绩够格。

而且给她安排了线上课,训练学习叫人性化,不叫特权。

我去年采访过一个退役体操运动员,她跟我说,最怕的就是“用完就扔”。

拿了金牌,掌声鲜花,一退役,没人管你以后咋办。

她说很多队友二十出头就失业,没学历,找不到工作,只能去健身房当教练。

全红婵现在有机会读书,其实是好事,是进步。

青春期身体变化很正常啊。

谁十几岁到二十岁不变样,我初中同学现在见了面都不认识。

可网上那些人非要盯着她的身材说事,好像运动员就得一辈子瘦成竹竿。

跳水比的是技术、心理、动作完成度,又不是选美。

我认为,我们对运动员太苛刻了。

他们不是机器,也不是永远年轻的奖牌工具。

他们也会累,会伤,会想换个活法。

全红婵想去上学,说明她有追求,有规划,这不该被嘲笑,该被鼓励。

我希望以后大家看到运动员,不只是看他们拿没拿金牌。

也要看他们背后流了多少汗,受了多少伤,想过什么样的人生。

支持他们读书,转型,活得更完整,这才是真正的尊重。

这件事让我想起我表妹,她说她最大的梦想是退役后当体育老师。

可她现在连初中都没读完。

如果每个运动员都能像全红婵这样,有机会系统学习,中国体育的未来才会更稳。

别再用冷嘲热讽去消耗他们的热情了。

他们值得更好的对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