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说中国女演员只能在国产剧里“打怪升级”?这不,辛芷蕾直接杀进了威尼斯电影节,一路披荆斩棘拿下影后桂冠!还没等大家从《繁花》里的玲子姐滤镜里缓过神来,她就已经站在国际红毯上,让一众老外看得目瞪口呆。要不是现场没带小板凳,不然真想坐下来慢慢欣赏咱们中国姑娘的气场。
说到这部《日掛中天》,别以为又是那种只适合深夜看的文艺片。这片子可不是闹着玩的——导演蔡尚君把人性剖开给你看,还专门跑到广州取景,把岭南的烟火气和都市的孤独感拍了个明明白白。有人说,这电影像是把生活中的那些“不好意思讲出口”的秘密全都摊开晒太阳,看完直呼:我家楼下大爷都能共情!
当然啦,最让人津津乐道的是辛芷蕾今年成了金狮奖赔率最低、最被看好的影后候选。虽然这个预测来自一个个人站点,但影响力还真不小——要知道,人家欧洲人民买彩票也信这些“内幕”,咱们吃瓜群众更不能落伍。
决赛夜高潮迭起,对手阵容也是星光熠熠。美国石头姐爱玛·斯通一身环保造型走红毯,为新片《拯救地球》宣传造势;泰德斯基则继续她一贯的冷艳风格。不过,说句实话,今年最大的焦点还是辛芷蕾那两套香奈儿高定礼服。一套优雅大方,一套玫瑰与肤色融为一体,美得像刚从油画里走出来。不少网友调侃:“这是走错秀场了吗?怎么感觉比巴黎时装周还会穿!”
其实,在这场国际盛宴背后,还有个低调却关键的人物——赵涛。本届威尼斯主竞赛单元评委席上唯一东亚面孔,就是她!不少网友早早就喊出“赵涛撕奖”口号,说白了就是希望她能替中国电影多拉几票。“撕奖”这个词听起来有点江湖气,其实就是帮自家选手据理力争、游说其他评委,多争取些理解和支持。毕竟东西方文化差异大,有时候西方评委真的get不到东方叙事里的那些细腻隐喻,你不主动解释,他们可能以为你在演哑剧。
有趣的是,这并非赵涛第一次用实际行动证明自己“外交官”的身份。当年东京国际电影节,她曾帮万玛才旦导演遗作拉票成功,让更多人看到藏地故事背后的温度。这次到了威尼斯,更是一锤定音——六位评委,全体投给辛芷蕾,全票通过!这种操作,比春晚抢红包还刺激。有网友评论:“以后凡是有赵涛当评委,中国演员都该去试试运气。”
回顾近几年,中国女演员登顶欧洲三大影后的次数屈指可数,上一次还是2019年柏林电影节咏梅凭借《地久天长》封后。从85花集体沉寂,到如今终于有人扛旗冲线,这不仅仅是一份荣誉,更像是一记响亮的耳光甩向那些总觉得“中国女演员只能演苦情戏”的偏见脸上。
不得不承认,如今国内娱乐圈流量至上的风潮,让很多真正会演戏的人被埋没。但事实证明,只要作品够硬核、表演够扎实,再难啃的大饼也能啃下来。这波操作对年轻艺人来说,无疑是一针强心剂:别整天想着炒CP蹭热搜,好好磨练业务能力才是真正王道。不然哪怕微博粉丝涨到五千万,也没人请你去喝咖啡。
值得玩味的是,本届影展期间,不少国外媒体也开始重新审视亚洲女性形象。他们发现,中国女星既可以端庄优雅,也能飒爽利落,“美貌+实力”双保险让他们直呼内行。有老外记者甚至感慨:“我们终于不用再靠功夫熊猫了解中国女人。”嗯,是时候换个角度认识一下什么叫东方魅力了!
对于观众来说,每一次华语影片或演员获奖,都意味着我们的故事正在被世界听见。而幕后推手如赵涛这样的艺术家,则默默守护着属于自己的精神领土。有段子手总结得很妙:“没有谁规定主角一定得是外国名字,我们一样可以用自己的方式征服世界。”
当然啦,要想让更多优秀作品和人才走出去,还需要整个行业形成合力。一方面,加快与国际接轨,多举办交流活动;另一方面,要给予青年创作者更多机会,而不是总盯着几个流量明星转圈。如果每个人都肯放下包袱、多一点专业精神,相信未来会有越来越多“中国面孔”闪耀全球舞台。
最后,不妨问一句:如果连六位严苛挑剔的国际评委都愿意为我们的女演员举牌点赞,那我们是不是也该重新审视一下自己的审美标准?难道只有海外认可,我们才敢大胆追捧本土偶像吗?对此你怎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