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6日,一场看似寻常的“航行”表演在台湾海峡再次上演。加拿大“魁北克”号护卫舰与澳大利亚“布里斯班”号驱逐舰,以所谓的“航行自由”为幌子,大张旗鼓地穿越台湾海峡。然而,此次它们并未遭遇一片宁静的海域,而是遭遇了中国人民解放军东部战区的坚定、果断、硬朗的应对。
东部战区发言人、陆军大校施毅的声明虽寥寥数语,却分量十足:“全程跟监警戒、有效应对处置”。这短短十二字,彰显了我军严谨的战备态度和卓越的即时反应能力。换言之,澳加军舰的每一次动向,都未曾脱离我军的严格监控。所谓的“滋扰挑衅”,不仅难以得手,更绝无可能得到容忍。
一、非“航行自由”,乃“政治表演”。
加拿大与澳大利亚的此次举动,虽看似恪守国际法,实则是一场周密策划的政治试探。选择在夜间执行航行,其行为带有明显的挑衅性质,并意图在舆论上制造波澜。此类举动近年来并非鲜见,以美国为首的部分国家,频繁以“航行自由”为名,在台海、南海等地重演旧戏。
台湾海峡绝非所谓的“国际水域”,依据国际法及我国国内法的规定,台湾乃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台湾海峡最狭窄处不过约70海里,两岸之间的海域根本不涉及所谓的“国际航行自由”议题。外国军舰若擅自穿越,并非单纯的“通行”,实则是对我国主权与领土完整的公然挑衅,亦是对台海和平与稳定的蓄意破坏。
二、解放军回应为何“硬核”?
东部战区此次的回应,既彰显了其理直气壮、力道十足的姿态,又展现了适度克制的风范。
“全时段严密监控”所指的含义是,自澳大利亚和加拿大军舰进入该海峡之际,我国海空力量便启动了高效联动监控机制。空中可能部署有巡逻战斗机,水下则可能布有侦测设备,而海面上则有舰艇持续进行追踪。这构成了一个全方位无死角的监控网络,不仅彰显了我们强大的区域控制力,同时也向潜在挑衅者发出强烈信号——你的任何举动都逃不过我的视线。
“有效应对处置”二字,实乃值得深入探讨。它昭示着,我解放军并非仅限于被动跟踪,而是主动采取了必要的战术举措,诸如航线管制、信号警告以及战术占位等,运用军事专业手段,迫使外来舰艇规范航行,不得逾越我国底线。这种应对策略,既克制又坚定,不仅符合国际准则,更是对国家主权的有力捍卫。
三、谁制造风险?谁守护和平?
加、澳两国此举看似在提升自身的存在感,实则揭示了它们战略上的短视。它们心甘情愿地成为域外势力的先锋,跨越重洋来到亚太地区挑起事端,这不仅未能增强自身的安全,反而扰乱了地区的稳定。这种做法注定不会获得人心的支持,国际社会,包括众多亚太国家在内,早已洞悉了这种假借“自由开放”之名,实则制造对立的伎俩。
中国东部战区的回应明确传递出一个信息:中国无意挑起事端,然而,面对挑战,我们决不退缩。人民解放军的严密警戒并非意在扩大纷争,实则旨在遏制风险,维护和平。正如发言人所强调,战区部队“坚定捍卫国家主权与地区和平稳定”。这番话既是对外界作出的声明,也是向全国人民发出的誓言——我们有实力、有意志力守护好我们的家园。
写在最后
维护台海和平稳定的主动权,始终牢牢握在中国人民手中。任何外来势力的干预都显得不必要且充满风险。解放军此次果断而有力的回应,不仅是对挑衅行为的严厉警告,更是对地区安全稳定所负责任的鲜明展示。
我们呼吁各方正视现实:今日的中国,早已摆脱了往昔积贫积弱的阴影。全体中国人民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决心坚定不移,我军的力量与意志亦足以抵御任何挑战。玩火者必自焚,而挑拨者终将徒劳无功。
台海风高浪急,中国战舰稳立潮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