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果树堵车闹剧:一家十口以肉身挡车,千名游客被困高温!

车子突然就停那儿不动了。

也不知道是咋回事,偏偏停在一个又陡又弯的下坡道上,简直了。

摆渡车里头闷得像个蒸笼,一股子汗臭味混着不知道谁喷的廉价香水味,闻得人脑壳疼,胃里直翻腾。

空调?

估计是坏了,要么就是这铁皮疙瘩被太阳晒得滚烫,空调开了也白搭,吹出来的风都是热的。

车窗外头太阳大得晃眼,车里的人挤得满满当当,跟罐头里的沙丁鱼似的,动都动不了。

大伙儿你看我我看你,谁都不知道发生了啥。

司机师傅把火熄了,坐在驾驶座上一言不发,跟个闷葫芦似的。

一开始就几个人小声嘟囔两句,后来抱怨声越来越大,跟开了锅似的。

后面的摆渡车、旅游大巴也一辆接一辆地停下来,长长的车队直接把这条下山的路堵得水泄不通。

这下子大家更烦躁了,好些人都站起来扒着窗户往前瞅,想看看究竟是啥情况。

往前一瞅,好家伙,路中间竟然站着一群人。

不是一个两个,差不多有十来号人,看样子是一大家子,有老头老太太,也有年轻的,还有小孩。

他们就那么大模大样地站在路中间,把本就不宽的景区小路堵得严严实实。

一个个要么叉着腰,要么背着手,活像一堵墙。

一堵……嗯,肉做的墙。

司机师傅按了按喇叭,那声音又响又刺耳,想提醒他们让开。

可那堵“肉墙”纹丝不动。

不光不动,还冲着车头这边指指点点地骂起来了。

车里有个脾气躁的乘客忍不住了,“哐当”一声推开窗户就冲他们喊:“你们搞啥子哦?堵着路干啥!赶紧让开撒!”

结果呢?回骂过来的话要多难听有多难听,简直不堪入耳。

这一家子人,脸上一点愧疚的意思都没有,好像堵路是天经地义的事儿。他们把这公共道路当成自家后花园了,自己不痛快,就非得让所有人都陪着他们不痛快,真是自私到家了。

要说最让人揪心的,还不是他们堵路。是这家人带的几个小屁孩,就在头一辆摆渡车的车头底下,那个长长的陡坡上,追着打着来回跑,把这儿当成免费游乐场了!

后来听车上一个游客说,当时他心都提到嗓子眼了,眼睛一直死死盯着司机师傅的脚。

“我看司机师傅那脚啊,死死踩在刹车上,一动不敢动,我真怕那刹车片都要被踩得冒烟了!”他心有余悸地说。

可不是嘛,这一车几百号游客的命,可都悬在司机那一只脚脖子上呢!

只要司机稍微一分神,或者刹车片因为长时间死死踩着过热失灵了,这辆满满当当的摆渡车,“嗖”地一下就冲下陡坡了。

那后果……简直不敢想!

而那几个在车头跑来跑去的孩子,肯定是第一个遭殃的,想想都头皮发麻。

再看他们的爹妈,就是那群堵路的大人,就站在旁边眼睁睁看着,没一个人过去管管自己家孩子。

他们好像觉得,让自家娃在车轮子跟前瞎折腾,就是威胁司机和游客的最好办法,真是糊涂到家了!

事情最后是怎么解决的呢?

司机师傅估计是怕把事情闹大,到了换乘站的时候,故意晚了两分钟才开车门,这才算把这事儿应付过去。

但对车上那几百号游客来说,这趟旅行早就泡汤了。

之前辛辛苦苦做的攻略,满心期待的好心情,全在这又闷又热的车厢里,被这么一群人的自私行为给搅和得干干净净,真是倒霉透顶。

有人可能会说,这景区管理也有问题吧?

这话倒是没说错,景区管理的压力确实老大老大的。特别是放暑假这段时间,黄果树景区每天要接待多少游客?说出来能吓你一跳:

一天下来,超过5万名游客涌进来。

一天里头,一万多台车子在山路上开来开去。

这么大的压力,想不出点乱子都难。

就说去年吧,就出过一回大事,几千号人排着长队,结果就开三个检票口,把大家给气得够呛,网上闹得沸沸扬扬的。

摆渡车运力也老是跟不上,游客为了抢个座位吵起来甚至动手打架的事儿,也不是头一回听说了。

今年五月份,就有个男的因为不愿意给别人让座,结果被俩高个子女的和一个男的围着打,啧啧。

但是吧,把所有责任都一股脑推给景区,也有点不太公平。

为了管好这几万人的吃喝拉撒睡和安全问题,景区那可是下了血本投入了好多人力。

光是综合执法大队,每天就有一百多号人在岗位上忙活。

他们上班时间也长,从早上六点半一直要忙活到晚上十点,简直是连轴转。

就在这一家子人在路中间堵着车的时候,那一百多个穿着蓝色制服的执法人员,正分散在景区的各个角落里呢。

有的在管那些乱摆摊的小商贩,有的在制止那些缠着游客要生意的野导游,还有的在人挤人的观景台上扯着嗓子维持秩序,个个都忙得满头大汗。

景区也用上高科技手段了。

天上有无人机嗡嗡地飞来飞去巡逻,专门盯着那些危险的路段。

地上呢,到处都是摄像头,拍下来的画面实时传到指挥中心。

执法人员手里拿的设备也挺先进,有啥情况几秒钟就能收到指令。

交警部门也把路线重新规划了,团队大巴走哪条道,私家车走哪条道,景区自己的观光车走哪条道,都划分得清清楚楚,就是为了不让车子和行人混在一起,避免出乱子。

这么说吧,景区方面真是想尽了各种办法。又是人力又是科技,织了一张老大的安全网,就想让每个游客都能玩得舒心、玩得安全。

可谁能想到,这张辛辛苦苦织起来的网,就被这么一个十口之家,随随便便就撕开了一个大口子,真是气人!

这件事让好多人都气得不行,不光是因为堵车耽误了时间。

黄果树瀑布那可是大自然的宝贝,又不是谁家的私产。

当这一家子人理直气壮地堵在路中间的时候,他们堵住的可不光是后面的车。

他们堵住了几百个游客去看风景的路,堵住了大家一整天的好心情。

更重要的是,他们把自己孩子心里那一点点关于“啥是对、啥是错”、“啥是规矩”的概念,也给堵没了。

网上有人说得好:“带着自己的小孩干这种违法乱纪的事儿,这不是明摆着给下一代做最坏的榜样嘛!”

这话可真是说到点子上了。

当执法人员顶着大太阳在那儿站岗,当工程师在后台辛辛苦苦调度车辆,当无数工作人员为了景区能正常运转跑来跑去的时候,总有那么一些游客,脑子里想的还是“我最大,我想咋样就咋样”。

要是人的素质跟不上趟,管理措施再多,技术再先进,那也是白搭,填不满有些人心里的那个“自私坑”。

贵州的好山好水,才养育出这么漂亮的黄果树瀑布。咱们站在这儿,本该感觉到自己的渺小,对大自然多一份敬畏和尊重。

可当这一家子老小在陡坡上拦着汽车的时候,他们身后,是几百个被毁掉的假期,是他们自己孩子眼中一个被扭曲的世界——原来规则这东西,是可以随便踩在脚底下的,只要你够横、够不讲理就行。

瀑布的水声还在“哗哗”地响,千百年都没变过。它冲刷着山谷里的石头,也好像在一声声质问每一个来到这里的人:

你高高兴兴地来这儿玩一趟,最后带走的,是壮丽山水留给你的美好回忆呢?还是像一根刺一样,扎在心里拔不掉的恶心事儿?

#图文作者引入激励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