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迪被逼上绝路?500%关税大棒下印度急转弯

说起来也是够戏剧化的,印度这个号称“世界最大民主国家”的莫迪政府,如今被美国老大哥逼得满头大汗,连夜改口风。就在前几天,美国参议员格雷厄姆突然放出狠话:“对继续购买俄罗斯能源的中印加征500%关税!”这一嗓子喊得新德里的外交官们彻夜难眠。

要知道,印度这些年来一直打着“不结盟”的旗号左右逢源,既想蹭美国的技术和市场,又舍不得俄罗斯的便宜石油和军火。莫迪还曾经自豪地说过要做“全球南方”的代言人,结果现在被特朗普一记重锤砸得鼻青脸肿。

美国翻脸比翻书还快

6月29日这天,格雷厄姆在参议院大放厥词,说什么“从俄罗斯买能源就是支持战争”,还振振有词地宣称这个500%关税法案得到了特朗普的“支持信号”。你说巧不巧,就在这个节骨眼上,印度的谈判代表团还在华盛顿苦苦哀求,希望能延长“对等关税”的暂停期。

这不是明摆着打脸吗?三个月前,美国还把印度捧成“印太战略”的重要棋子,什么遏制中国的关键盟友,现在转眼就给人家扣上“普京帮凶”的帽子。说变脸就变脸,这美式外交也真是没谁了。

更让人哭笑不得的是,莫迪刚刚因为在G7峰会上没能和特朗普见面而憋了一肚子火,结果迎头就是这么一闷棍。看来美国人是真把印度当成可以随意拿捏的软柿子了。

莫迪的苦日子来了

说实话,这500%关税要是真的实施,莫迪的日子可就真难过了。印度现在60%的军备和40%的原油都依赖俄罗斯,要是按美国的要求切断这些供应,那简直就是自废武功。

现在印度的通胀率已经飙到7.2%,民众对生活成本上涨早就怨声载道。要是再按美国的要求切断俄油进口,能源价格至少还要再涨30%,那老百姓的日子还怎么过?反对党领袖拉胡尔·甘地已经开始借机发难,痛批莫迪的“外交失衡”政策,说他“既得罪了中国又激怒了美国”。

在军事方面,印度更是被俄罗斯拿捏得死死的。印军70%的苏-30MKI战机、全部的S-400防空系统都得靠俄方维护,美方现在直接下令“立即终止合作”。这不是要印度的命吗?

最搞笑的是,莫迪为了展现强硬态度,还专门致电特朗普说“巴印停火不需要美国调解”,结果白宫反手就把汽车零件关税提到45%。这简直就是教科书式的“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被逼无奈的战略转向

眼看着美国这条路走不通了,莫迪也不是傻子,赶紧开始另找出路。7月1日,就在美方拒绝关税豁免的当天,印度财长西塔拉曼在孟买高调表态:“必须扩大引进中国投资!”

同一天,俄外长拉夫罗夫也宣布“加速建设北极-印度能源走廊”,要把原油直接运到莫迪的老家古吉拉特邦。这两步棋走得很明白,当美国把大门关上的时候,中俄就成了印度唯一的救命稻草。

现在中俄印三国已经开始抱团取暖了。经济上,中俄贸易95%都实现了去美元化结算,印度对俄支付也改用阿联酋迪拉姆,三国贸易完全绕开了SWIFT系统。能源方面,俄罗斯给印度的原油折扣增加到每桶35美元,中国开放稀土加工技术换俄天然气,印度用医药产能作交换。

特朗普搬起石头砸自己脚

最有意思的是,特朗普的关税威胁不但没有吓住中俄印,反而促成了三国更紧密的合作。上合峰会提前到7月15日举行,中俄印还首次设立了“联合反制裁基金”,专门用来对付单边关税。

格雷厄姆还在吹嘘“参议院84人支持500%关税法案”的时候,特斯拉股价应声暴跌8%,原因很简单——上海工厂掌握着全球90%的高纯度稀土配额。更搞笑的是,特朗普一边挥舞关税大棒,一边又密派40人的CEO团准备访华,马斯克、黄仁勋全都在名单里。这种精神分裂式的外交,让“美国优先”彻底变成了“美国孤立”。

印度的选择已经很清楚了

现在的局面已经很明朗了,美国用关税大棒逼迫印度选边站,结果把印度推向了中俄阵营。莫迪看着桌上的三份文件——白宫的关税通牒、北京的峰会邀请、莫斯科的能源合同,最终还是按下了通话键:“欢迎俄油轮停靠古吉拉特港。”

有些路确实是被逼出来的。当华盛顿的打印机还在吐着500%关税令的时候,莫斯科的油轮已经在驶向印度港口了。莫迪签下中俄能源合同的那一刻,特朗普的制裁名单反倒变成了三国合作的推荐信。

现在看来,美国的霸道做法不仅没有达到分化中俄印的目的,反而把三国推得更近了。特朗普想用经济制裁来维持美国霸权,结果却加速了多极化世界的形成。莫迪被逼上绝路后的急转弯,或许正是国际格局变化的一个缩影。

说到底,在这个变化的世界里,谁还能真正被某一个国家完全掌控呢?印度的这次转向,你觉得是被逼无奈还是早有预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