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图文激励计划#在新能源浪潮席卷全球的当下,川能动力凭借其在锂矿、风光电等清洁能源领域的深耕,以及在氢能、半导体材料等前沿技术的突破,交出了一份令人瞩目的2024年成绩单。这份答卷不仅彰显了其作为资源开发商的深厚底蕴,更昭示着其向清洁能源系统服务商战略转型的坚定步伐与磅礴力量。
一、资源掌控:锂矿与风光的黄金组合,铸就竞争护城河
川能动力在锂矿资源领域的布局堪称行业典范。李家沟锂矿的试产成功,犹如一颗耀眼的明珠,为公司锂资源自供率的提升注入强劲动力。105万吨/年的采选项目联动试产,使得自产精矿产量同比飙升246%,达到4.85万吨,锂资源自供率攀升至60%,成功突破上游资源“卡脖子”困境。
而在风光电领域,川能动力同样亮点频出。总装机容量向337万千瓦发起冲刺,新增风电项目19.2万千瓦,光伏储备超310万千瓦,全年发电量达到40.15亿千瓦时,同比大增18.12%,等效减碳300万吨。尤其在“三州一市”高地布局中,凉山州风电利用小时数远超行业均值,高原低风速机型发电效率提升27%,技术优势与资源优势相得益彰,使得川能动力的风电业务在行业内脱颖而出。
二、财务稳健:现金流与分红双丰收,彰显经营实力与股东回馈诚意
川能动力的财务表现同样可圈可点,展现出强大的逆周期造血能力。2024年,其经营性现金流净额高达15.77亿元,同比增长2.54%,货币资金储备充足,达到54.94亿,负债率41.99%,显著低于行业均值。这一系列稳健的财务数据,有力地证明了公司在复杂市场环境下卓越的资本运作与风险抵御能力。
更值得一提的是,川能动力对股东的回馈也十分慷慨。中期10派1.6元,全年分红金额高达5.36亿元,股息率3.1%在同行业中名列前茅。同时,公司主动计提锂电存货减值2.46亿元,以轻装上阵的姿态迎接锂价回暖周期,体现出管理层对公司未来发展的信心与担当。
在业务协同增效方面,川能动力同样成绩斐然。风力及光伏发电业务营收增速达4.92%,毛利率高达71.03%,利用小时数超出行业平均水平;垃圾发电与环卫服务业务也保持稳健增长,处理垃圾量与清扫面积均有所提升。多业务板块的协同共进,进一步增强了公司的整体盈利能力与市场竞争力。
三、第二增长曲线:氢能、半导体、固态电池多点开花,孕育新增长极
川能动力在新业务领域的探索与布局,展现出其强大的创新驱动与前瞻性视野。在氢能源领域,公司实现全球首台液氢球罐落地,III型储氢瓶量产,氢能业务收入达到8.5亿元。焦炉气制氢联产LNG项目将于2025年投产,届时将进一步扩大其在氢能源产业链的版图。此外,川能动力还成功获得国家能源局绿氢装备“揭榜挂帅”项目,突破70MPa高压储罐技术,为氢能源的广泛应用铺平道路。
半导体材料业务方面,川能动力同样捷报频传。12英寸晶圆蚀刻液成功导入中芯国际,IC封装板材良率高达98%,2025年目标市占率15%。公司高纯电子化学品专利集群新增77项,打破了日企在该领域的长期垄断,为国内半导体产业的自主可控贡献重要力量。
固态电池领域,川能动力的布局同样先声夺人。硫化物电解质中试线投产,钠电电解液装车量大增194%,并与卫蓝新能源携手共建万吨级产线。在新能源汽车与储能市场对高能量密度、高安全性电池需求日益增长的背景下,川能动力在固态电池领域的提前卡位,有望成为其未来业绩增长的关键驱动力。
川能动力的2024年,是资源掌控力、能源运营力、技术破壁力的完美三重奏。在锂价下行的周期中,公司凭借稳健的现金流安全垫与丰厚的分红回馈,成功穿越市场波动,展现出强大的韧性和抗风险能力。而李家沟锂矿的试产成功、波兰基地的投产、固态电池研发的持续推进等里程碑事件,则如一颗颗璀璨的星辰,照亮了川能动力向清洁能源系统服务商战略转型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