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义明?
刚刚还在NBL混日子,转眼山东高速的大名单快贴上他名了。
这事儿,就像你凌晨两点刷短视频突然看到前桌同学改行当网红,莫名其妙,忍不住点进主页,心里还直犯嘀咕:这哥们能整啥活?
比赛那晚,山东高速刚赢球,球馆外冷风嗖嗖,朋友圈早炸了。
不是因为比分,是因为“邱彪要捞赵义明”这消息传得比气温还低,球迷群里一片“啊?”
和“认真的吗?”
。
要说这操作,真有点像家里大人突然决定过年吃素,谁都没反应过来咋回事。
我对赵义明的第一印象,真不是福建队的内线,也不是什么“防守大闸”,说起来还挺尴尬——李月汝的前男友。
篮球圈有时候就是这么现实,实力不够,八卦来凑。
可这事儿还真不是段子。
福建队那会儿,赵义明的出场更像“技术暂停”。
身高是有,体重也够,站在篮下气场一米八,可一打球,脚步慢得像球场上的时光老人。
数据?
场均8分6板,NBL赛季,命中率看着都不舒服。
别说冲击CBA核心,连NBL都没混出个名堂。
你问我山东高速图啥?
我真想过去给高层倒杯茶,问问究竟。
这几年山东高速内线,陶汉林、朱荣振轮着来。
陶汉林一到场上,气氛立马热闹,篮下身体对抗搅成一锅粥。
朱荣振虽有时发呆,但起码篮板和防守在线,关键时刻能顶住压力。
赵义明要是来了,真能替他们分担吗?
说实话,CBA内线竞争比大爷早市抢菜还卷,想靠身高混饭吃?
这年头不灵了。
光有身高没人敢用,毕竟教练也不想下课。
其实山东高速这年头,转会市场一直挺闹腾。
你看,去年王哲林去上海,起初质疑声一浪高过一浪,转头人家场均数据直接起飞,硬是把黑子怼成了粉丝。
可赵义明不是王哲林,这哥们儿的“逆袭剧本”翻了好几年,剧情总卡在开头。
NBL混了两季,没啥波澜,刷刷存在感都难。
球迷调侃,“他在NBL刷卡都不带积分”。
说到心理压力,这哥们估计心里苦水能灌满大明湖。
从福建到NBL,曝光度一年比一年低,连花边新闻都快没人写。
现在忽然被山东高速点名,估计他自己都得愣神,“我还有机会?”
想想都替他手心冒汗。
CBA毕竟不是随便谁都能混的地方。
临场反应、战术理解、身体对抗,这三样缺一,球场上就得挨喷。
NBL的节奏和CBA不是一个层面,场地灯光都比CBA暗一号。
你指望他一上来逆天改命?
我真怕他压力大到半夜梦见李月汝。
再说球迷这头,谁都不是吃素的。
山东高速球迷一向铁杆,本土情结那叫一个重。
朱荣振、马鑫鑫这些纯山东制造,打得不好还能忍忍,毕竟自家孩子。
赵义明?
一个“外来和尚”,还没点过硬手艺,上来就要抢戏,现场估计能听见“你行你上,不行下去”的名场面。
再加上娱乐标签牢牢贴身,网友吐槽都快成段子手训练营了。
别怪球迷嘴碎,体育圈的流量逻辑向来这么现实。
说远点,看看国内篮坛,像赵义明这种“标签型球员”还真不少。
去年NBL有个小前锋,靠一场爆冷进了CBA,结果一整个赛季连水都没倒过几杯。
姚明、王治郅那种天选之子,多少年才能出一个?
大多数人只能在主力和替补之间晃荡,偶尔混个主角光环,下一秒就被现实打回原形。
赵义明要是真能在山东高速翻身,那才真叫奇迹。
数据角度看,山东高速不是完全没有短板。
赛季篮板率联盟第七,内线护框效率还行,可想冲击更高目标,还是得靠即战力。
赵义明的技术短板、移动慢、对抗略软,想一夜之间补齐?
说实在的,教练组估计都得秃头。
管理层要真想拼“原石计划”,不如再多挖几个潜力新秀,省得每年转会窗口被球迷喷成筛子。
有时候也替赵义明想,毕竟谁不想逆袭一把?
可现实就是这么冷,CBA舞台比NBL大得多,压力也大得多。
心理素质、战术执行力、身体状态,全是硬杠杠。
娱乐标签背后,是运动员真实的焦虑和挣扎。
网友调侃他“只剩前女友名号”,其实背后藏着无数运动员的尴尬和无力感。
这个社会,谁不是在流量里挣扎求生?
说到这,真有点想看山东高速下赛季第一场,赵义明要是真站上首发,球迷会不会先鼓掌再嘘他?
要是他真打出点名堂,估计网络风评能反转,比股市还刺激。
还是那句话,篮球场上永远没剧本,每场球都是现场直播。
你觉得赵义明能翻身吗?
评论区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