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连签三份贸易协议,欧盟电话打来了,跟中国说了句掏心窝子的话

赶在中欧峰会前夕,美国一口气敲定了三份贸易协议,欧盟果不其然慌了神,当天就把电话打到北京,跟中国说了句掏心窝子的话。

日前,美总统特朗普对外宣布,美国已经同菲律宾、印尼和日本达成贸易协议,三国将分别面临19%、19%和15%的关税,而美国则享受零关税待遇,同时印尼和日本将对美国进行投资,购买大量美国商品,以及对美国全面开放市场。

应该说,眼下压力全来到了欧盟这边,毕竟特朗普在搞定日本和东盟部分国家之后,接下来就能集中精力对付欧洲了,而美财长已经放出狠话,哪怕是美国需要欧盟可能针对中印购买俄石油实施制裁,也不可能再推迟对欧盟征税的时间表了。

面对虎视眈眈的美国,欧盟高官谢夫乔维奇当天就与中国商务部长举行视频会谈,就中欧经贸合作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沟通,会后火速对外预告,称即将举行的中欧峰会是讨论中欧关键贸易与投资议题的契机。

也就是说,美国突然达成的三份贸易协议,确实对欧盟构成了极大冲击,不得不紧急与中方商量,想要插入经贸议题,《中欧全面投资协定》还真有可能重启。

要知道,在此之前冯德莱恩还非常强势,以至于最终中方取消了中欧高层经济对话,而现在欧盟明显换了口风。

从某种角度上来讲,美国突然达成的三笔贸易协议,对中欧合作是一个契机。

美国紧急达成三份贸易协议的战术意图很清晰,就是剑指欧盟,通过分化策略,瓦解欧盟的谈判筹码。

印尼和菲律宾接受19%对美出口关税,越南此前被强加20%关税,这些协议都削弱了欧盟“集体抵抗”的合理性,暗示妥协可以换取“优惠”,等于形成了一个示范效应。

再者,日本作为美国的盟友,特朗普将其关税降至15%,远低于威胁欧盟的30%,等于制造了一出盟友“亲疏有别”的戏码,刺激了欧盟内部的主和派。

更为关键的是,美欧贸易额十分庞大,美国对其余一百多国统一征收10%至15%关税,但是却坚持对欧盟征税30%,针对性明显,若是欧盟在8月1日前未妥协的话,德国汽车和法国航空业都将损失惨重。

在这种情况下,对华合作就成为了欧盟的“救命稻草”,中国市场足以摊平美国市场的缺口,更关键的是,欧盟急需借中欧峰会向美国展示“替代选项”,以增加谈判筹码。

因此,美国对欧盟的极限施压,反而成为了中欧合作的窗口,而中方给欧企进口稀土开放“绿色通道”,这既是诚意也是警示。

在这次通话中,中方就欧盟对俄制裁列单两家中国实体提出严正交涉,等于划出了一条红线,损害中国利益不可接受。

接下来一段时间内,《中欧全面投资协定》有望实现“渐进式解冻”,但是欧盟也甭想白嫖中国,中方合作的大门敞开,可绝不会当冤大头。

#亚太瞭望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