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的战争按钮又亮红灯了! 7月21日,他在社交平台上公开叫嚣:“如有必要,美国将再次摧毁伊朗核设施”,还特意引用伊朗外长关于核设施“受损严重”的发言,试图证明自己“说到做到”。伊朗外长原话是“破坏严重但核计划未被摧毁”,特朗普却刻意曲解成“已被摧毁”,给动武找借口。
这不是他第一次放狠话。 一个月前的6月21日,美军刚联合以色列对伊朗福尔道、纳坦兹等三处核设施发动空袭,投下6枚钻地弹,发射30枚战斧导弹,宣称“福尔道已不复存在”。 但伊朗随后反击19轮,甚至用高超音速导弹炸穿以色列反导系统,逼得以军每天烧掉3亿美元拦截费,库存仅剩10天用量。
特朗普前脚威胁,伊朗后脚就宣布即将举行中俄伊三方会谈。 与此同时,美国后院起火:铁杆支持者痛骂“介入伊朗违反美国优先”,参议院否决限制总统动武权的法案,45%民众反对开战。 一场“打还是不打”的生死赌局,筹码早已堆满桌,而中国的态度,成了最关键的那张牌。
6月13日,以色列率先空袭伊朗核设施,点燃火药桶。 8天后,特朗普宣布美军加入行动,轰炸伊朗三大核基地。 他当时宣称“伊朗必须讲和,否则将追打其他目标”,可一个月过去,伊朗不仅没服软,反而加速转移核设备,甚至被曝400公斤高丰度浓缩铀下落不明。
7月21日,特朗普再次发飙,咬住伊朗外长一句“核设施受损严重”大做文章,硬说对方承认“被摧毁”。 这种文字游戏背后,是赤裸裸的国内政治算计:中期选举临近,关税战失利让他支持率跳水,急需对外示强拉票。 连共和党议员都警告:“这不是我们的战争! ”
但美军真敢再打吗? 五角大楼内部矛盾重重。 有军官私下吐槽:“作战计划改到第三十版了”。 因为特朗普的决策反复无常,6月17日他刚批准打击方案,次日又改口“再等两周”,白宫声明更让人懵圈:“可能谈,也可能打,我还没想好”。
以色列反导系统拦截伊朗导弹日均耗资3亿美元,库存告急;美军三艘航母在波斯湾干烧燃油,每天开销超千万。 而特朗普最怕的是油价:一旦伊朗封锁霍尔木兹海峡,全球油价可能飙破150美元,直接引爆美国通胀炸弹。
面对特朗普的威胁,伊朗外长阿拉格齐把话撂在明处:铀浓缩是“民族尊严”,绝不放弃! 他甚至拒绝透露空袭后多少浓缩铀被保存,只甩出一句“需原子能组织评估”。 这种强硬,源于伊朗的两张底牌。
国际原子能机构突然被“断权”,今后所有核查必须经伊朗最高国安委批准。伊朗将关键核设备藏进百米深地下掩体,美国钻地弹根本打不透。
特朗普6月21日刚炸完核设施,伊朗7月初就火速拉拢中俄,预告三方会谈。 这种“时间差战术”直戳美国软肋:中俄在联合国联手施压,中国代表傅聪直言“反对军事冒险”,王毅外长更痛斥美以袭击“严重违反国际法”。
伊朗传统盟友集体“掉链子”。 黎巴嫩真主党因军力被以色列重创,一年未射一弹;哈马斯领导人遭清除,加沙近乎瘫痪;伊拉克什叶派民兵忙着捞石油,战斗意志归零。 连胡塞武装都只象征性打几枚导弹,生怕引火烧身。 伊朗的“抵抗之弧”,只剩自己独扛大旗。
美国国内反战声浪成了第一道枷锁。 特朗普的铁杆盟友玛乔丽·格林公开唱反调:“介入伊朗违反美国优先! ”前福克斯名嘴塔克·卡尔森更警告,动武等于“背叛选民”。 6月底参议院投票时,47名议员要求限制总统动武权,虽未通过却暴露共和党内裂痕。
以色列反导导弹库存仅剩10天用量,美军若全面参战,军费可能突破阿富汗战争2万亿美元的烂账。 伊朗的高超音速导弹,6月19日直接炸穿以色列医院大楼,美以至今无解。
中俄干预成了第三张王牌。 就在特朗普犹豫是否动武时,中俄领导人通话要求“某些大国给局势降温”,就差报美国身份证号。 中国还打出组合拳:协助公民撤离伊朗,联合伊斯兰合作组织发声,在安理会挡住美国制裁提案。 王毅的“五点主张”被印成传单在德黑兰散发,头一句就是:“政治解决是唯一正确选择”。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多次强调“反对军事冒险”,背后是三重生死线。
美军60%航母已调往亚太,若伊朗倒下,中东10万美军可能掉头扑向台海和南海。
中国每天进口伊朗石油超80万桶,占总量7%。 一旦霍尔木兹海峡被锁,相当于掐断中国西向能源大动脉。
王毅在3月的中俄伊会谈中挑明:“单边制裁和动武违反国际法! ” 这记重锤砸的是美国霸权逻辑,6月27日特朗普威胁动武后,德法英火速密会伊朗,提出“有限铀浓缩换放宽制裁”,等于默认中国主张的“分步对等”原则。
如今德黑兰街头,商铺玻璃仍贴着防爆膜,民众抢购的压缩饼干堆成小山。 而特朗普的最新推文还在玩悬念:“也许打,也许不打……谁知道呢? ” 唯一确定的是,当军事威慑沦为政治表演,中东和平的钥匙,早已不在华盛顿手中。